2023年6月是第11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


别让贪欲蒙蔽双眼,勿信天上掉下馅饼
【以案释法】
2014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,被告人龚某勾结韦某、苏某,利用其成立或控制的多家公司名义,未经金融主管部门依法批准,以提供养生养老服务、发展会员、购买消费期权等理由,以定期支付年利率8%-18%不等的现金高额消费券、返还租金补贴、消费卡补贴等还本返利为诱饵,通过聘请业务人员在人群流动密集处发放宣传单、组织推介会等方式,诱导不特定人员以支付养老公寓预定金、购买消费期权等形式进行投资。经核算,龚某、韦某、苏某以上述方式吸收203人投资款共计2500余万元。
经柳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,柳北区法院以龚某犯集资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;以韦某、苏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和三年十个月。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,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。
如何防范非法集资?检察官教你“三要三不要”:
要理性不要侥幸
坚信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面对投资要冷静分析,切不可被“高额回报”所蛊惑。
要稳妥不要冒险
投资前应看融资是否合法,企业是否取得营业执照、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金融管理部门批准,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,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,不可冒险投资。
要警惕不要盲目
日常理财活动中,必须要确认是否有正规书面协议,投资过程中的书面凭证、录音录像、照片视频、电话地址等应当保存完好,如涉嫌刑事案件,有利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,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个人损失。
相关法条
《刑法》第176条 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,扰乱金融秩序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,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《刑法》第192条 【集资诈骗罪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